重大議題分析 | 永續新光 | 新光人壽 企業永續

永續新光

新光人壽依循母公司新光金控「低碳、創新、共好」的永續價值,訂定企業永續願景、策略主軸及中長期目標,發揮核心能力,積極推動及落實各項永續/ESG行動,邁向企業永續經營。

重大議題分析

本公司參考國內外趨勢蒐集、篩選出企業潛在的永續議題,並由企業永續執行小組成員就各方利害關係人觀點,進行問卷調查,鑑別出新光人壽之重大性議題,並依此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及日後永續策略依循的方向。

新光人壽重大議題判別程序

蒐集永續議題

參考國際永續發展趨勢與相關規範標準、國內最新政策法規及國內外金融同業重大性議題,與母公司新光金控共同列舉出 20 項永續議題;其中 4 項永續議題,參考國際趨勢及同業概況,於今年調整議題名稱。

鑑別溝通對象及價值鏈

透過內部問卷與會議,考量營運過程可能接觸、影響,或造成衝擊之對象,鑑別出股東與投資人、員工、保戶、重要投資授信對象、政府機關、社區/社群組織與NPO/NGO、供應商、媒體等 8 類關鍵利害關係人,並重新檢視歸納出企業營運價值鏈之上下游所涉及之業務或對象。

調查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

透過發放問卷蒐集利害關係人對 20 項永續議題的關注程度;共回收 159 份外部利害關係人問卷。

評估雙重重大性
  • 內部衝擊:發送「重大議題調查問卷」予執行小組相關部門,針對永續議題對公司營收面、成本面、風險面等內部衝擊進行評估;共 771 位同仁參與。
  • 外部衝擊:導入影響力評價工具,於執行小組內部進行永續重大議題衝擊調查與訪談,評估 20 項永續議題與經濟、環境、人群(包括其人權)之正負向衝擊事件之連結,以及衝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衝擊發生的價值鏈階段。
分析營運衝擊與排序

執行秘書依永續重大議題內外部衝擊評估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並參考外部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進行排序,鑑別出 10 項衝擊較大且受關注的永續議題作為重大議題。

確認重大性議題

執行秘書將今年度永續重大議題分析流程及分析結果提報企業永續經營委員會,由總經理及高階主管進行確認,以確認重大性議題之完整性;重大議題相關執行成果亦不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確認議題揭露內容

經確認之 10 項永續重大議題將作為 2023 年永續報告書揭露及回應利害關係人之重點,於報告書中揭露相關衝擊說明、管理機制、承諾目標與相關績效。

重大議題衝擊評估

以上為重大議題排序前18項,完整內容請詳永續報告書。

重大議題排序與衝擊說明

重大議題 衝擊說明

經營績效

重視股東及利害關係人權益,透過縝密營運策略規劃及策略方向擬定,達長期穩定績效與獲利,為利害關係人及金融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重視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之落實,完備各項教育訓練及規範,透過禁止從事不公平競爭行為、禁止內線交易以及避免與涉有不誠信經營者進行交易等,強化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機制與成效,提升大眾對公司的信任度,對於公司營運及商業活動等經濟面向有正面衝擊。

風險管理

面對保險業主要風險、全球重大政經、環境議題及新興等風險,新光人壽透過風險評估衡量風險影響程度,訂有相關風險管理規範;透過建置營運持續管理系統(BCMS),強化公司對於重大事件的因應及恢復能力,保障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對於社會及經濟皆有正面影響。

客戶關係管理

落實誠信經營及金融友善,各項服務及商品皆符合法令規範,降低營運及裁罰風險,透過滿意度及NPS調查,並提供客戶溝通管道,了解客戶痛點並精進,提升客戶關係管理效率,對於客戶、人權等社會面具有正面影響。

資訊安全與隱私

承諾客戶安心保障為己任,持續推動資訊安全文化,降低資料不當使用或侵害隱私之風險,對於企業營運、人權皆具有正面衝擊。

人才吸引與留任

重視人才招募,為組織注入新血與活力,並幫助員工擁有明確的職涯發展方向、達成人力最佳化運用,確保組織永續發展的人才發展策略,對於員工及其人權等社會面具有正面影響。

法令遵循

建置完整法遵管理及監督架構,檢視各單位遵法程度,並定期舉辦教育訓練,提升公司全體同仁遵法意識,以確保公司合規性並優化對保戶之服務,降低營運風險及受裁罰風險,對經濟具有正面衝擊。

永續金融

持續完善永續金融相關政策及規範,致力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協助產業轉型並朝永續發展;強化投資對象議合作業,達到公司永續穩健之投資成效,對於環境、社會、人權等面向發揮投資正面影響力。

創新與數位金融

以人為本,設計思維皆以用戶導向出發,因應保戶需求、社會結構變化、核保技術與商品研發的精進,持續開發及提供適切性之保險服務及數位科技,並攜手政府部門、學術機構、社會企業組織,提供更多元的數位服務,對於社會及經濟具有正面影響。

氣候變遷行動

氣候變遷對於企業營運將可能造成本及營收面的衝擊,但同時增加產業轉型機會,對於公司將有經濟及環境面衝擊。本公司導入TCFD,設定減碳目標並採取措施,除自身營運減碳,亦透過資金運用促進產業低碳轉型,發揮公司金融影響力,對於環境、經濟具有正面影響。